|  |      1root01      2021-10-12 09:44:38 +08:00 很多人可以到海边,那么有很多人可以到大气层??? | 
|  |      2LiYanHong      2021-10-12 09:45:47 +08:00 浮出水面至少比从火星回地球简单吧 | 
|  |      3gefranks      2021-10-12 09:48:55 +08:00 你看人类上了多少次太空,再看人类去了多少次马里亚纳海沟,应该就知道去深海的难度了. | 
|  |      5loading      2021-10-12 09:49:59 +08:00 目前我认为深海比火星难。 起码在载体(船)上,目前我们已经能在真空中航行,而潜艇最大深度你查一下才多少。 宇航服这么小,深潜服你看是什么玩意儿。 | 
|  |      6loading      2021-10-12 09:51:28 +08:00 楼上我看都挺留在海,楼主说的深,还没体现。。 | 
|  |      8littiefish      2021-10-12 09:57:19 +08:00 via iPhone 能上山莫下海 | 
|  |      9cmdOptionKana      2021-10-12 09:57:55 +08:00 最大的问题是深海没有能源,在海底活动你必须带电池下去,没电就要上来,深海要用灯也耗电。 火星可以用太阳能,而且白天不用灯可以省电,同时太阳能不仅可以直接转化为电能,还为植物生长带来可能性(比如搭个温室养植棚之类的)。 | 
|      10yEhwG10ZJa83067x      2021-10-12 10:00:16 +08:00 我个人感觉差不多,不要觉得深海很简单哦。 | 
|  |      11yolee599      2021-10-12 10:00:26 +08:00 深海有利维坦😃 | 
|  |      12loading      2021-10-12 10:00:41 +08:00 @cmdOptionKana #9 拓展来说,深空探索也是没太阳能的,我认为压强这个更为可怕。壳体都无法抵御,无法到达,何来使用能源。 | 
|  |      13ytmsdy      2021-10-12 10:00:59 +08:00 火星的任务周期长,任务节点多,后勤补给非常难,需要 2 到 3 年才能上去一次。 深海相对来说好一点,下去上来一趟几十个小时就可以了。只要不出现致命性的错误,上浮修复了再下去就可以了。 | 
|      14DeaThNoTE      2021-10-12 10:03:57 +08:00 而且因为深海压强过大且没有光,下面的动植物都异常古怪,甚至比外太空还要恐怖。 我们需要提防的东西太多了,我们对地球的探索还停留在表面好吗 | 
|      15xiao109      2021-10-12 10:05:54 +08:00 主要是探索深海的回报率不如探索星空。 | 
|  |      16IGJacklove      2021-10-12 10:08:34 +08:00 via Android 只要有足够的利益,就都不难。 | 
|  |      17Maxbee      2021-10-12 10:09:27 +08:00 个人认为是比得上的。起码目前马斯特宣传 202x 年可以登录火星,而没人敢宣称在某个时刻能达到深海最深处。 | 
|  |      18cmdOptionKana      2021-10-12 10:10:49 +08:00 @loading 不能拓展啊,你这一拓展难度等级上升太多。 讨论火星就是为了降低任务难度,火星有重力、有动植物可以适应(或经过简单改造后可以适应)的温度、有太阳能、土壤里有铁等有用资源。最开始多花点人力物力运一些设备过去,后续是有希望实现自给自足的。 而且虽然地球运物资过去成本高,但好歹可以通迅,获得技术支持也多少有点用。 | 
|  |      19gefranks      2021-10-12 10:10:53 +08:00 人类造的载人航天器至少有几十个了吧, 载人的深潜器可是就造出来几个,能到 6500 米下的更是屈指可数。 深海的压力可是非常的大,这是个巨大的困难 | 
|      20asuka321      2021-10-12 10:12:17 +08:00 要载入深海难很多,饱和潜水现在 500m 好像就极限了吧,无人可能还好,随科技发展材料适应压强的能力应该能逐步提高 | 
|      21xz410236056      2021-10-12 10:47:32 +08:00 @asuka321 饱和潜水指人直接下水,可以用潜水艇啊。。 | 
|  |      22zhifSu      2021-10-12 10:54:42 +08:00 深海恐惧症。。。。。 | 
|  |      23vigack      2021-10-12 10:56:36 +08:00 via iPhone 普通人可能在海里淹死,但却不太可能在火星上窒息。单纯对比遇难人数就可能得出答案,后者目前应该还是 0 。 | 
|      24x940727      2021-10-12 10:58:29 +08:00 火星难的多也危险的多,目前人类所能制造的材料水平是扛不住火星环境太久的,载人火星飞行器一个都没有,即使登月成功的也就只有美国(真实性值得考量),深潜器最起码还能有几个。 | 
|      26x940727      2021-10-12 11:10:22 +08:00 @gefranks 载人航天器是举国之力研究的,而且目前只有中美俄有资格去搞,涉及的学科范围之光远比深潜器多的多……深潜器目前应该是可以批量制造的了,比如深海挑战者号,只是没有太大实际意义。 | 
|      28adsltsee94      2021-10-12 11:36:23 +08:00 @x940727 人家说的是自然上浮。不借助深海潜水器的情况下。而且也只是个比喻压强的大小。跟卡梅隆拍铁达尼有啥关系 | 
|      29x940727      2021-10-12 11:43:00 +08:00 @adsltsee94 卡梅隆自己下过马里亚纳海沟,和铁达尼有啥关系,就是乘坐的深海挑战者号。 | 
|      30adsltsee94      2021-10-12 11:45:48 +08:00 @x940727 人家是下去取景考察的时候才下去的。而且是借助深海设备。人家比喻的是自然下潜,面对的压强,需要在海里呆一个月调整才逐步调整上浮,根本就两码事 | 
|      31x940727      2021-10-12 11:52:11 +08:00 @adsltsee94 不借助设备,人连飞都飞不了,别说火星了。 | 
|  |      32feikeq      2021-10-12 11:59:47 +08:00 深海最最深的难度 不比到外太空简单,总来来说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都是两个非常远的距离.... 微观到极至可能就是整个宇宙,哈哈哈哈。 | 
|  |      33GeekSuPro      2021-10-12 12:24:03 +08:00 荒漠和热带雨林哪个危险? | 
|  |      34pengtdyd      2021-10-12 13:14:12 +08:00 火星是一个刺激有趣的故事。地球上的戈壁滩绝对比火星的环境要好的多,但是没有故事 | 
|  |      35ncepuzs      2021-10-12 14:02:58 +08:00 探索太空比深海简单 | 
|      36undefine2020      2021-10-12 14:04:18 +08:00  1 水压能不能转换为能量? | 
|  |      37ncepuzs      2021-10-12 14:06:03 +08:00 还有在质疑美国登月真实性的,有意思…… | 
|  |      38SelFree      2021-10-12 14:07:38 +08:00 各位都挺划啊,这也能 battle | 
|  |      390xZhangKe      2021-10-12 14:15:25 +08:00 深海未知的东西比火星要多。 | 
|      40x940727      2021-10-12 14:37:24 +08:00 @ncepuzs 自己 Google 完了再来讨论,即使现在登月都是一件几乎做不到的事情,你凭什么会认为 60 年前的美国就能做到?还是 6 次做到? 美国登月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 哈雷牧马人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2787386/answer/57822942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oon_landing_conspiracy_theories,Wikipedia 也很明确的说出了几十年间一直有人在怀疑美国登月的真实性。 | 
|  |      41Clay0620      2021-10-12 14:39:51 +08:00 看过一本书,深海浅说,里面有句话,叫上天容易入地难 | 
|      42x940727      2021-10-12 14:50:38 +08:00 @CY4suncheng 上天容易,但是要看上多远,天空空间站离地球约 389.5 至 395 km,月球离地球约 363104 至 405696 km,这是一个级别的事情? | 
|      43dddd1919      2021-10-12 15:12:37 +08:00 深海有派大星。。。。 | 
|  |      44BreezeInWind      2021-10-12 15:22:29 +08:00 我觉得火星容易,网站经常能见火星人,还有火星文,但没见过深海人,所以我觉得火星比深海要容易 | 
|  |      45hoko1814      2021-10-12 15:23:58 +08:00 深海和太空一样,都是人类不能企及的探索之地,詹姆斯卡梅隆拍过一部《深渊》,不剧透,很推荐看看,电影很长,越看越好看。 | 
|  |      46hhjswf      2021-10-12 15:28:44 +08:00 火星说到底是可以明确的,深海未知领域你真的不知道有多深压强有多大 | 
|      47tankren      2021-10-12 15:31:52 +08:00 深海比火星更难到达 | 
|      48oshio      2021-10-12 15:35:10 +08:00 @x940727 这两其实没差多少,加加林到阿波罗 11 也没十年。。。就算怀疑登月是假的,你查查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和第一个卫星差了几年,难度真不能这么算。。。 | 
|      51x940727      2021-10-12 16:03:48 +08:00 @ncepuzs 这能一样吗?你自己看看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在看看美国的大推力火箭和苏联的差距,苏联都做不到,凭啥美国能连续 6 次做到?真就天顶星科技了呗? | 
|  |      52elevioux      2021-10-12 16:04:06 +08:00 火星比较难。主要考虑是成本。 人类到火星的研发成本和运行成本要远高于到马里亚纳海沟的。 | 
|  |      541U2w1Px3OT32KYu1      2021-10-12 16:15:28 +08:00 via Android 深海里面的动物也在探索冲上来占据陆地,然后结束人类统治地球 | 
|  |      55Rheinmetal      2021-10-12 16:27:35 +08:00 太空前景好 方便融资(找拨款) 深海应用不好 xuanfa | 
|  |      56Yc1992      2021-10-12 16:56:44 +08:00 肯定火星更危险啊,只要舍得花钱花时间,目前的技术去海沟溜一圈没问题吧 | 
|  |      57nmecury      2021-10-12 18:00:42 +08:00 肯定火星难得多啊,不要过度神秘化深海,没人去是因为没啥好处,连鱼都没得捞潜下去干啥,总不能是为了看海绵宝宝派大星 | 
|      580xLeco      2021-10-12 18:10:08 +08:00 我觉得大家讨论的是不是歪了,问题问的是危险程度,我理解应该对比待在火星上面可能遇到的危险和待在深海可能遇到的危险吧 | 
|      59ZhangT03023      2021-10-12 18:14:03 +08:00 via iPhone 6000 米水深,就是 60Mpa 外压,如果像是宇航员那种出舱,目前人类还做不到,必须得呆在钛合金的耐压壳里面。虽说现在全球有很多潜航器能正常下水,但人下去也不能保证啥事不出。深潜的成本远超想象,做个小尺寸耐压试验,就那层金属壳子造价都能上千万,还是一次性的。 | 
|  |      60qsmd42      2021-10-12 18:41:23 +08:00 探索难度 太空>深海 探索价值 太空>深海 导致: 探索程度 太空>深海 | 
|      61darknoll      2021-10-12 19:03:59 +08:00 往下比往上难,深海算什么,都没过地壳 | 
|  |      62w3cll      2021-10-12 22:08:54 +08:00 深海比探索太空难。人类下潜最深也没超过 1 万 km | 
|  |      63qiaobeier      2021-10-12 22:18:56 +08:00 个人认为深海有限度,而深空没有,而且深空更有想象力,更具体价值,在投资上也会更多,无论国家还是资本。 | 
|      65ifhwhlwpto      2021-10-13 02:08:55 +08:00 @x940727 登月造假这种阴谋论看看就行了,还真信了?嫦娥都已经证实了登月的真实性了。 | 
|      66AX5N      2021-10-13 03:04:22 +08:00 单纯指的是探索,不考虑后勤补给的话,明显火星简单得多。 | 
|  |      67threebr      2021-10-13 04:56:41 +08:00 0 个大气压和 1000 个大气压对比。工程上看怎么都是 0 个大气压更容易处理一些 | 
|  |      68cassyfar      2021-10-13 06:35:09 +08:00 @x940727 阿波罗登月之所以看似魔幻是因为搞的举国体制,集一国之力办大事。现在特斯拉一个私企已经搞出载人了。而且还自负赢亏,你真别太低估米国的国力了。 | 
|  |      69rioshikelong121      2021-10-13 09:05:44 +08:00 人类对太空的探索不也是停在表面么。连小小的太阳系都没出。按比例尺算一下,人类去月球可能还不如在海平面下下潜了一厘米。 | 
|  |      70deszon      2021-10-13 09:13:00 +08:00 人类目前还没有发明出在完全黑暗状态下能持久运行的能量,也没创造出在几千几万吨压力下完好无损的装置,所以探索海底是办不到的,人类的科学貌似是暂时停滞了,所有的创造性都消耗在了娱乐上,现在的前端科技,无人驾驶、人工智能好像都是为了能为人类提供更好的服务存在的,向外探索的科技都没什么进步,都是上世纪技术的完善和加工 | 
|  |      73ZeroDu      2021-10-13 11:08:39 +08:00 目前科技产品都需要电能,目前很多空间探测器都是同位素发电机,但是这种功率太低了 | 
|  |      74msg7086      2021-10-13 12:52:55 +08:00 @x940727 冷战登月是军备竞赛,是以生命代价搞上去的,意思就是上月球万一失败了就死几个人在上面,下面再射一个。现在各个国家不愿意去做是因为要保证成功率和收益率,死一个人你 NASA 的经费就可以全砍了。 中国现在也是一步一步走,保证每一步踏踏实实不出错。大矢进会怎么样大家都清楚。 要类比一下的话可以看看中国原子弹是怎么搞出来的,那时候连计算机都没有,现在朝鲜怎么花了那么久都没造出来。 | 
|      75x940727      2021-10-13 14:03:12 +08:00 @msg7086 这能一样?苏联给中国支持了多少科学家和生产资料?朝鲜有吗?中苏分歧难道不就是因为中国最后翻脸要自己搞原子弹吗?美国的土星 5 号那都是属于天顶星科技了,碾压苏联火箭不知道到哪里去了。举个轰炸机例子来说就是现在美国突然搞了个新型号,作战半径可以覆盖全球,速度超过 4 马赫,载弹量是图 160 的三倍,你觉得可能吗?都不说超过图 160 了,现在美国有能和白天鹅比的轰炸机吗? | 
|      76x940727      2021-10-13 14:18:30 +08:00 @msg7086 我质疑的是土星 5 号为什么能在 50 年前做到如此夸张的战绩,这都不是什么所谓的军备竞赛能解释的了,我国能因为军备竞赛过个四五年拿出来 7nm 或者 5nm 的芯片并且吊打 Intel 、AMD 、NVIDIA 吗?都不说四五年了,十年可以吗?十年不行二十年可以吗? | 
|      77x940727      2021-10-13 14:23:44 +08:00 @msg7086 火箭也是系统工程,也是需要无数别的行业的来支持的,难道一个军备竞赛、举国之力的理由就能搞出来天顶星科技的东西吗?我国的 J20 是不是举国之力?搞了多久?这还是有美国设计的 F22 在前面当原型呢,即使后发研究了这么久,还不是比不上 F22 。 | 
|      78x940727      2021-10-13 14:28:46 +08:00 @cassyfar 如果土星 5 号火箭是真的,还有特斯拉什么事情,NASA 多造几个土星 5 号不比特斯拉重型猎鹰厉害的多(强一倍)?有图纸,有载人登月数据,以现在的科技水平还需要像以前花那么多钱? | 
|  |      79cassyfar      2021-10-13 15:31:49 +08:00 @x940727  当时是因为冷战搞得举国体制和老毛子太空赛跑。阿波罗计划的花销换算成今天大概 500 亿美元,NASA 去年 funding 才 20 亿。特斯拉营销额也 30 个亿。现在宇航项目都商业化了,NASA 没钱,私企自负盈亏,都是市场经济。特斯拉的重鹰厉害在于成本啊,土星 5 发射一次成本 10 亿直接破产,重鹰就 1 亿。你要是再一口气砸 500 亿美元,把常青藤厉害的教授全圈起来搞,定个几个 5 年计划,现在插旗火星我都不见怪。 | 
|  |      80ymlog      2021-10-13 16:30:04 +08:00 | 
|      81luckycatio      2021-10-14 07:54:07 +08:00 via iPho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