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V2EX  ›  Maxwe11  ›  全部回复第 1 页 / 共 14 页
回复总数  264
1  2  3  4  5  6  7  8  9  10 ... 14  
142 天前
回复了 erwin985211 创建的主题 生活 关于壁挂新风机有在用的能说一下体验吗
我是空气比较敏感的,装了新风 24 小时开着,但是想隔绝肯定是没戏的,虽然有正风压,细微的灰尘还是会从房子的各个角落里渗进来,所以除去新风机,还要尽量做好所有门窗户的封闭工作,还是会有各种灰尘,但确实打扫的频率会大幅下降,从监测数据来看,屋子里 PM2.5 基本上长期可以保持在个位数;

另外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确保屋子里氧气充足,很多时候我都认为这个功能效益比净化本身的效益还大;

最后就是如果想确保屋子里温度湿度舒适的话,像我这种常年开着 24 小时不停又在北方居住的,冬夏的季节里,人想舒服那配套的加湿和除湿机也得配合开着,不然冬天干死,夏天湿的难受。
首先,我默认理解 op 所询问的归属是 [公立医院] ;

这个没什么猫腻,体检科室和门诊科室,两个虽然同属于医院,但所属的职能与社会职责不同, [门诊] 主要是为解决民众基本医疗需求,也就是 [看病] ,且主要结算方式核心是医保结算;

[体检] 在公立医院属于创收部门,主要结算方式是自费;

最后,这个检查仔细不仔细,真没什么标准,只能说看运气,看体检部门负责的和执行的人负责与否了;

有的地区是因为上级管理部门要求三级甲等的公立医院要配备健康管理体系,是评审的标准之一,就像很多年前说是否达到五星级酒店的标准之一是应该具备泳池和健身房,如果本身创收能力一般,也不是核心业务部门,只是为了达到评审要求,就只是给配置这个科室就行了,也就是要求别出事儿,其他的好不好,领导也并不关心;

另外再补充一点,假设我理解的没错,假设是默认这类公立医院,尤其是高级别公立医院,也不像上面说的是外包科室,很多是原业务科室的一些医生护士之类的快退休了,内部协商,给安排个闲差,从原科室转到这个体检科室(当然有是业务科室更换新设备后把老的退给体检科室接着用),也不担责任、不操心、不争资源,就熬时间等退休回家吃喝玩乐了;

所以归根结底一句话,是仔细检查还是走个过场,全凭这个具体科室的安排和执行的人负不负责任,猫腻什么的倒是谈不上。
很早以前也是 ac86u ,对硬件很多要求,后来核心走 openwrt ,剩下的都是当 ap 用,tp-link 好几年了,自己 mesh 组网也方便,用起来没觉得有什么问题,我承认以前对 tplink 有些心中大山般的成见了
@FunkYou2022 我和一些年轻的医生说过,没什么雄心大志的,去社区诊所混日子,然后能把本地患者遇到的问题,去给指路,指到对的科室,就功德无量了,另外对于年轻的有一点儿学习能力的,我也是推荐自己试试 AI ,别问诊疗,只去判断对应科室就行,能做对这一步,就已经走对多一半儿了,我以前写过个科普,就是对于初次问诊的指南,忘记在没在 v 站发过了,有这类问题的朋友可以去搜下看看,其实除了一些资源类的问题,剩下这步只是个方法问题,就是个问诊的信息差罢了。
在从资本角度多说几句,主要是投入产出比太低,因为去趟医院,排队检查看病,前前后后一个患者快的话 1 个小时,超过 200 块钱能接受的客户量就飞流直下,稍微出点儿异常一个人力资源至少 2 、3 个小时就搭进去了,而医院每天正常问诊的时间有限(一般 8 点半到下午 4 点半,中午还得去 2 小时),所以一个人力资源能陪护的总量是非常低的,平均一天陪护 6 个几乎就到顶了(主要还是初诊类客户,但凡跑过一次,第二次还接着用的就更少了)。

所以算下来利润率其实特别低,问问那些做的好的,在咸鱼之类口碑还行的,其实一个月自己干也就万儿八千的收入,自己缴社保还便宜点儿,公司按照正常缴纳社保,没那么大客户量和各个医院驻场平摊交通时间成本的话,就是必赔的。
我转行做大健康/医疗(非诊疗阶段);

这个陪诊的概念已经很多年了,前面也有很多做平台的,这些年已经死过几轮了,还有一些小的运营,比如我经常跟所有人说,除去基本医保,大家所在城市的惠民保也一定要买,像北京地区的惠民保,即便用不上大病的二次报销,像这种陪诊,每年也有两次机会可以使用(甚至还有给家里老人打扫卫生、清洁身体、理发等),也是采购一些服务商的;

另外像网约车/代驾/送外卖之类的,很多个体也是资源受限,在本地接一些这种客户,尤其是像北京这种地区医疗资源比较发达,很多子女会接父母来但是自己苦逼牛马,同时对医院其实也不了解,可能在一些社交媒体找这种口碑不错的个体;

我们其实也有类似的业务,但也不是主业,都是关系托关系找到我们,捎带手做一点点高端的(我一般叫医学顾问),单纯陪护主要还是个情绪价值,其他真正能帮到的也不多,因为到医院检查缴费其实还是得自己过去;

这个东西,基础的有点儿鸡肋,高端一些又有价格门槛儿,资源也很稀缺,绝大部分人其实也接受不了;不管多少人喷,我还是说,总体上我们国家的医疗是相当普惠且尽量便民的了,所以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自己去医院也可以的,这个不是特别必要;

相对于陪诊本身来说,倒是基本医疗常识确实需要普及,即便在 v 站相对平均受教育水平较高的社区,我也得说,绝大部分人的基本医学常识是极其欠缺的,我以前经常拿心脑血管病为例,像这种大众很常见的疾病,以北京重点学科医院为例,就一个心血管疾病差不多就有 20 多个细分类科室,脑血管病更复杂,对于普通人第一步挂到哪个正确的科室其实都很抓头,陪诊这种现在的服务就是大病用不上,小病犯不上,政策上还在通过医保分流诊疗层级,需求上就被压的更多了。
2023-10-12 21:56:52 +08:00
回复了 fancy2020 创建的主题 程序员 现在大部分的网站,语言都是和地区绑定的,这合理吗?
这个其实和“合理”没有关系,商业世界归根结底是成本的关系;

虽然我们访问了一个企业提供的服务,但实际的访问过程是我们发出一个访问请求,dns 解析地址,返回一个服务实际地址,但是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通常企业匹配了 cdn ,尤其是大型服务站点,cdn 地址显然是本地区域化的设计,也就是通过访问者的区域相关性更高;

当然如果在匹配一些缓存机制,显然从访问的机制上来看,默认最大规模来访的服务提供,成本最低、效率最高;

如果总比例过低,确实没有必要增加一层判断机制,反正也提供了基本的转换功能,确实有需求的小部分用户自己切换一下就好了。
2023-10-12 18:59:26 +08:00
回复了 Unclev21x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国内怎么注册 tiktok 且能发视频?
如果你不是一定要使用手机作为工具,那其实用浏览器就可以;

1 、开一个 google/fb/t 之类的账号;
2 、开好代理,打开 tiktok 官网,点击用上面的账号登录;
3 、填写相关的补充信息;
4 、登录后需要上传视频时,点击右上角的 [上传] 按钮;
5 、打开进入的创作者中心,按照规格要求上传视频。

![登录]( https://im.gurl.eu.org/file/12065e36f0a4379641441.png)
![创作者中心]( https://im.gurl.eu.org/file/dcff12cf28b45e50884da.png)

没那么复杂。
2023-10-12 18:12:39 +08:00
回复了 Topointer 创建的主题 健康 请教脑梗的问题
1 、你的心情我能理解,但越是这时候,你自己越要静下来,不要受社交媒体的影响,情绪是会传染的,越是这种时候,你自己越要坚定,要把信心传递给患者,因为此时患者本人才是最无助的,虽然听上去像唯心,但是千万不要忽视信念的重要性;
2 、虽然但是,顶级的医疗水平还是在北京,即便都是同等级的“主任”,但在某类细分领域的疾病中,可能北京一个顶级专科的主治水平和经验,就足以媲美很多区域的主任,因为见过的病例数量经验不在一个量级,无数被发了“病危通知书”的患者的确很多来了北京后,被确认并没那么严重;
3 、如前面有朋友提到了,在神经内科/外科领域,北京的天坛、宣武是值得信赖的,但是如果掺杂了其他问题,属于多学科问题的,天坛宣武可能也不会接,这时候可能可以到协和看看,协和在专精领域或许不如天坛宣武,但是多学科会诊方面,其他医院没法接的,基本就有协和或 301 可以考虑了,但优先让专精的天坛宣武判断一下;
4 、脑梗这个问题,治疗是一个方面,但其实最重要的是康复,无论是什么梗,本质都是血管被堵了、缺氧出现的异常,脑血管因为涉及神经中枢,所以宏观上表现的比较复杂,所以不同的脑梗患者仅仅凭借社交媒体上的一些叙述,很难完全对应到个体上,虽然有相似的概率,但是即便是相似区域的梗,所表现出来的实际异常表现,也不一定适用于每个个体;
5 、我前面发过一个心力衰竭(心梗)的家属照料参考指南,有的地方有参考,可以借鉴一下;
6 、还是回到[4],脑梗,除去积极配合治疗,最最最最最最重要的,就是康复,但相较心梗,脑梗恢复起来确实更慢,但是一定要坚持,现在很多医院配备有康复科,你去看一下,10 个里面 7 个是脑梗,3 个是骨科的,恢复这个过程也是有加速度的,在完成治疗后,务必重视康复,康复治疗是恢复能够正常生活的充分必要条件,无论你怎么配合治疗怎么吃药,不积极配合康复,脑梗,尤其是相对严重的脑梗患者,都不会有良好的愈后,但随着康复治疗的循序渐进,绝大部分脑梗患者的正常生活并不是什么奢望;
7 、患者 99%的概率,会抗拒康复治疗,其中主要原因涵盖 3 大类:
( 1 )首当其冲的是病耻感,患者会觉得丢人,不愿意出门,不愿意接触外界,在康复治疗中做不好会觉得自己没用,这个需要你及其他家人的开导与支持;
( 2 )其次是花费,很多长辈的习惯性思维,尤其是在接受过短期康复训练后并没有立刻展现出匹配的回报,他们会认为这个钱白花了,舍不得,宁肯自己早日离开,但就像我在[1]、[4]条中所说的,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信念的支撑,康复的效果,在后期才会显现的比较明显,康复是有加速度的,这点患者自己的信念和家人的支持依然缺一不可;
( 3 )单纯就是懒、没执行力,得过且过…… 这个就靠你和其他家人威逼利诱了,这类患者,也不能说患者,这是人性,只要是个人类,基本都有这种问题,核心是:就像辅导孩子做作业,首先不要把自己气死气心梗脑梗,在确保自己不被气出梗的前提下,威逼利诱。

总而言之,积极配合一线治疗,务必重视治疗后的康复训练,务必务必务必,在保证这个基础之上,就没有什么需要焦虑的问题了,剩下的就是不厌其烦的每日执行、执行、执行。
Fz_YaV-cDAt 已使用,谢谢。
感谢,试试。

mac arm 用 tabby 、iterm 的渲染有时候都有些问题,绝大部分时间没事儿,出问题的时候揪头发。
2023-10-08 21:00:00 +08:00
回复了 imaning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有老哥做过企业银行账户资金流水查询系统吗?
@imaning 想获得完整详细信息就得挨个去谈,我们也是一家一家对接一家一家联调,有不少还走 ftp
2023-10-08 06:45:14 +08:00
回复了 imaning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有老哥做过企业银行账户资金流水查询系统吗?
没做过这种,不过我之前搞支付的,从技术上倒是没啥难度,统一渠道的对接肯定是走银联,行业规定也是这样,走其他平台提供的更多是因为业务本身走银联要多分成,所以背着银联自己私下和一些人做一点儿;

你们查自己的就没什么影响,只是得确认一下做这种服务是不是需要资质,我们做是因为有第三方支付牌照,你们如果自己有牌照肯定就没问题,没有的话可能自己还不一定能做,没准儿得去找有资质牌照的企业合作,但这样走他们的通道肯定得付一些成本,而且还有自己金融资产数据被外部泄漏的风险;

最后就是查询余额的这种数据,我以前做个人的,数据脏的要死,因为各银行返回的可能都不一样,所以可能也会存在部分校对清洗的苦力阶段,反正比较烦,这个也是做时候的一个具体比较烦人的点;

还有就是具体的流水其实并不是很好对,因为在真实世界里的交易行为状态其实也很复杂,涉及到清结算的想要对准基本上不太现实,有些极端情况过几个月调整的也都存在,所以可能得跟老板提前说清楚,要允许一定的误差存在;

其他就没啥了,技术上没什么难度,剩下都是行业经验,绝大部分都是体力工作。
多补充一句,参考那些大集团的工具产品其实意义不大,因为是自己本身要承载的东西太多,比如淘系那时候做社交做社区是因为被腾讯卡了脖子,它做这种东西不是真的要做社区,只是想减少自己被卡的比例;还有的可能是因为商业上以往要给其他流量平台分成,现在增速没有了,自己不想花费那些分成,所谓社区也就是把原来要分给别人的钱自己省下来罢了,这种对于普通企业其实参考性不大,因为战略意义完全不同。
1 、这个很难回答,因为变量实在太多了;
2 、首先定义工具,其次考察工具的稀缺性;
3 、举例子,做汇率工具,有做社区的必要么,没有,有的人就是换算下多少钱,炒汇的也会在自己的金融社区;某类社交工具本质也是个工具,大家用这个社区心里想的什么心知肚明,勾搭到了就转其他方式单线联系了,如果严格定义,也可以把这种定义为某类特殊工具,加社区的意义在于促进信息容量,增加了解,促进最终完成交易;
4 、一般工具向做社区促进交流,一定是因为有信息差,而且这类信息差能为更多用户带来价值,因为无法从其他渠道获得相应信息服务或者获得信息成本过高,但这时候就一定要回过头看看自己的工具本身是不是具备这种属性,以及工具匹配社区是否能够更低成本的降低信息差,否则一定无效;
5 、常见这类问题,自己有足够用户群的,可以 A/B 测试获得更结合自身情况的数据;
6 、不同工具有不同的时间阶段差异,参考第 4 条,如果是一个全新的行业/领域,发展初期获得信息较少,且用户本身有摄取信息的真实需求,可能会有帮助,但绝大部分此类行业/领域,发展到一定成熟度后,市场有足量信息供应,或者工具产品已经足够成熟,用户使用成本极低,已经没有必要进行信息了解的需求后,这种社区基本也就结束使命了,举个例子,最早 android 手机并不是很好用,硬件结合也有很多问题,不成熟,做 ROM 就有社区的需要,是个下载工具结合这个社区也能提供用户存留,但是智能手机无比成熟后,用户失去了这个需求,下载需求还在,但社区不需要了;
7 、99.999%的工具都没有做社区的必要,通常都是老板或者运营产品自己的白日梦,我见过无数搞社区的,但活下来的几乎看不到。
2023-10-08 06:14:53 +08:00
回复了 unt 创建的主题 职场话题 公司向员工发售股票,能买吗,会有哪些坑
这个限定条件太多了,核心还是公司是不是有发展,公司上市股价飙升,当然就赚到了;

我也有朋友在公司确实也配股票,但企业发展现在不太靠谱儿,跌的也就 1 块钱水平,还港股上市,这个有几千几万股也没啥用,交易都难出手;

最后:股票只有卖掉套现,才真正属于自己,一天没套现,这个有没有坑都说不好。
1  2  3  4  5  6  7  8  9  10 ... 14  
关于   ·   帮助文档   ·   自助推广系统   ·   博客   ·   API   ·   FAQ   ·   实用小工具   ·   2967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35ms · UTC 13:14 · PVG 21:14 · LAX 06:14 · JFK 09:14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