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V2EX  ›  snowish  ›  全部回复第 1 页 / 共 3 页
回复总数  53
1  2  3  
56 天前
回复了 chrosing 创建的主题 程序员 第一次人在海外,求推荐回国机场
openwrt ipv6 ddns sock5 可基本解决你的问题,又或者 tailscale 组网,速度都能满足。
61 天前
回复了 RedBeanIce 创建的主题 宽带症候群 [100 米网络问题]
@swiftg 相距不远不近的两房子(成本或技术上超过双绞线的适用范围),一定要一条光纤两头连接一对光纤收发器来实现联网吗?能否借用运营商的 OLT 设备实现联网?假设相距甚远的两房子都拉有同一运营商的光纤,A 房子能上网,B 房子想省钱不开新的账户或者就是想和 A 房子组成内网(又不想搞复杂防火墙组建内网),而且可以取得的是两栋楼的两个分光器就是由运营商的一处 OLT 设备拉出的两条主光纤连接的,分光器再连接房子里的光猫( onu ),能否在 A 房子复拉一条光纤(很短)回运营商的分光器,这样理论上同一个 OLT 下两处光路是通的,然后用光纤收发器遇见内网,可否?
我有一台被墙的 Vps ,移动宽带,Tracert 后发现 gfw 并没有墙它,居然是出了国门,经美国洛杉矶中国移动的 as58453 网转到 as3356 再去到 as13335 网后消失在 Lan 网。
这又是什么墙策略
67 天前
回复了 sun82kg 创建的主题 宽带症候群 关于电信多拨,有个神奇的发现
我在想,同一个分光盒下,根据自己更换光猫的做法,两个光猫用同样的 LOID (电信和联通)或 password (移动),一个账户,可否都能 pppoe 联网成功?

如果可以,那么自己家的光纤账户,楼上楼下用 wifi 覆盖不到的父母家,是不是可以只花一个账户的钱,两家上网。
72 天前
回复了 jfv 创建的主题 VPS 哪些云服务商有便宜的 vps? 主要用于内网穿透
最近试了下 v6 直连,确实很不错。
用 CloudFlare DDNS 大概需要等一会儿才能正确把 v6 地址传过来。
v6 网有点点不太稳定,有时候很快,有时候很慢
83 天前
回复了 vanshit 创建的主题 Windows Potplayer 内存占用问题
potplayer 最棒的功能是 A-B 复读功能,就是通过字幕的时间戳不断复读,这是我以前学习英语最常用的软件。不知道其他播放软件有没有这个功能。
@james1207 看你办的什么移民项目了,有些项目在主申请人登陆加拿大后,可以为父母办探亲过来,等正式拿到 PR 后,父母可以申请 10 年的签证
112 天前
回复了 83f420984 创建的主题 分享发现 分享自己快速入睡的方法
貌似我只有在高考的时候失眠过,这辈子人从来没有因为睡眠问题被困扰过,睡前喝一杯咖啡或者一杯浓茶,还睡得更香。
我猜 OP 是为了下一代,也为了自己开启更加精彩的人生。

以我的经验,等你润出去三五年后再回头看,一定会感激自己做了一个多么正确的选择。
你可以看看我之前回复 V 友关于润的信息,也许会有一些对你有帮助。

我个人觉得,如果为了下一代接受更好的教育而学成归国的,也许会难以如愿。润出去,更好的教育,更少的钱,没问题,但是学成归国,则要三思。相比之下,你让孩子在国内成为卷王,和润出去让孩子成长得更优秀,后者花钱更少,你家庭的整体收益更大。但,但凡你留了条后路让孩子学成归国,你就选择了一条不一样的道路。

不管你孩子在国外读的再好的大学,在未来回中国就业,都不会有任何优势:利出一孔的未来中国,肯定是体制内的铁饭碗是最好的(这也是为何清北硕博士和超过 200 万年轻人热衷考公的原因),但孩子他 /她进不去,因为海归在体制内叫“被污染者”,具体不解释;体制外,先不说被矮化、被污名化的海归在职场中受排挤的遭遇,就说他 /她没有国内的大学同学圈子这条,也会增加不少的上升障碍。在未来中国,孩子很难像我们这代人那样孑然一身去到一个陌生城市安居乐业,大概率要靠父母的资助和两代人的圈子过生活。所以,选择了润这条路,就不要想让他走归国这条路。过去,是因为 2000~2020 年将近二十年中国的高速发展期,回国闷声发大财,确实比待在国外真正的共同富裕社会过小日子,是要优选一些。但时过境迁,路径依赖的所有条件都不存在了,就有点刻舟求剑了。

都开启卷模式下,全家润出去,肯定是花钱最少的,收益最大的。在国内卷,如果读私立学校或者上 AP 、IB 班,每年¥ 10 万学费,要吧。12 年就是¥ 120 万。而你全家润出去,有人花¥十几万就润到加拿大了,想让孩子读好的 K12 学校只看你租房在哪里,租金差别 ca$500-1000 的学区就差别一个档次。校外补习,这边也有新东方、学而思,只要你不补中文,花费不会很高。

我研究了加拿大联邦和十省三区多达 100 多种移民方式,发现总有一款为你量身定做。最常见的留学转移民、雇主担保移民、技术移民、创业移民等,要求条件也不是很高,花费也不是很多。可以说只要你想润,总是有办法的。但是,要权衡利弊和考虑自己想要一种怎样的生活。最重要的是,洞悉时势,布局未来,做到危邦不入、乱邦不居,才是负责任的选择。没有在国外生活过五年以上的人,对你的建议,参考性不大。过去利用中国的开放红利两头通吃的人,对你的建议,参考性也不大。认为你目前税前¥ 2.2 万就够了,他们不懂你。当你选择了和孩子共同成长,你就开启了充满期待的人生路。
115 天前
回复了 xiaoz 创建的主题 分享创造 写了一个 IP 查询/IPV6 检测的小程序
@xiaoz #5 well done. 大大的点赞。再,建议提供域名查询功能。被墙检测里输入 ipv4 还好,输入 8 段 128 位 ipv6 地址,哈哈,你懂的。有些人已经添加了 AAAA 解析,此时可以用域名检测。
115 天前
回复了 songjian447 创建的主题 移民 咨询下各位大佬移民加拿大的问题
以楼主的年龄,可以试试留学转移民通道。有以下建议:
1 、给自己定最后的屠鸭时间。我个人建议,与雅思分手的最佳时间是明年 1 月份,预留充足的时间给自己两次碰运气(真的是碰运气)的机会,看看能否过得了学签。按 2022 年的学签排期,差不多是 3 个月 /次,最近有很多同学分享说快 5 个月了还没消息,估计是申请的人太多了。你要考虑 8 月份之前必须拿到学签,彼时只能买高价机票出去了。同时还要考虑因为疫情原因,雅思被取消的可能,建议先了解学校是否接受多邻国成绩,这个可以在家考试。
2 、不要给自己再战一年的机会。一定要考虑在特鲁多内阁还稳时申请 PR 入池。对于留学转移民和雇主移民这种不是一步到位的移民方式,一定要考虑移民政策的稳定性。就算是特鲁多内阁,移民门槛也是小幅在提高的,可预知的两年后,工作收入水平将会占很大的分值。我过去认为的美国要精英、澳洲要钱、新加坡要大企业、加拿大要青壮力的全球移民政策导向,其中加拿大在悄悄改变,加拿大开始要创新,要企业家。过去移入的大量人口都是劳动力,现在要给创造工作岗位的人更多的移民倾斜。
3 、多找中介了解。
4 、找一个留学顾问帮做学签申请,一定要重视给签证官写的那封申请文书!
5 、去边远省份,具体理由看我之前回复 v 友的。
6 、考雅思、申请学校、学费、申请学签、机票、安顿、日常消费,2~3 年总花费,准备好至少¥ 50 万。那些说二三十万搞定,边工边读的,都是牛人,国内随便读 985/211 双硕的牛人。
7 、熟悉 EOI 、EE 、PNP 计分规则。

雇主移民的风险主要在:
1 、不是一步到位的移民方式。交了几十万,只是拿了一张工签能登录加拿大而已。移民中介对你们后面能否拿到 pr 是不保的,所以你要问清楚后面是通过什么途径申请 pr 。非常有可能到后面要拼语言成绩、拼资格证书(在加拿大你的语言水平去考从业资格证书,看着办,这是中介帮不了你的)、拼你的工作收入水平。
2 、noc 的 0 、a 、b 类要求蛮高的。
3 、雇主移民是劳工部和 IRCC 两个部门卡关,LMIA 环节虽然是雇主的事,但和你也有极大关系,千万不要作假。
4 、你的申请资料也千万不要作假。法治国家憎恶虚假陈述、作假证。不管是雇主有意无意的造假,还是申请人的造假,都有可能被列入污点存档。
5 、雇主移民最大的风险是遇到不良雇主(最近几年很多无良的华人雇主,挺普遍的)利用加拿大的法律,后面还可以讹钱。也就是说要谨防交了几十万并未结束,因为七年雇佣合同期,你是不能自由就业的。第一年有 zf 监管,后面几年,你在外面工作(你不在外面工作难道一直自己给自己发工资),只要雇主举报你非法工作,举报你违反了雇佣担保条约,他就可以讹你的钱。
在 x86 和 arm OpenWrt 上测试、重度使用过 Helloworld ShadowSocksR Plus+、PassWall 、OpenClash 等插件,最后选定了 SSR Plus+作为常用插件,特别是在性能比较弱的软路由上依然满足需求:自动分流、Netfix 分流、游戏分流、快速添加节点、自动更新订阅节点、自动切换节点(不是很智能)、GFWlist 自动更新和自添加过梯域名、偶尔用作 sock5 代理、状态查看。
119 天前
回复了 xiaoz 创建的主题 分享创造 写了一个 IP 查询/IPV6 检测的小程序
加一个被墙测试就好了,有点类似于 flyzy 小站的那个,加上 ipv6 被墙测试。
1. 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美) 尼尔·布朗,(美) 斯图尔特·基利
2. 无从选择——为何多即是少,(美) 巴里·施瓦茨
3. 思考,快与慢,(美) 丹尼尔·卡尼曼
4. 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我们的大脑,(美) 尼古拉斯·卡尔
5. 清醒思考的艺术——你最好让别人去犯的 52 种思维错误,(瑞士) 罗尔夫·多贝里
6. 统计陷阱, (美) 达莱尔·哈夫
7.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美) 斯科特·派克
8.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法) 古斯塔夫·勒庞
9.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以色列) 尤瓦尔·赫拉利
10. 世界是平的——21 世纪简史,(美) 托马斯·弗里德曼
11. 蓝海战略——超越产业竞争,开创全新市场,(韩) 金伟灿,勒妮·莫博涅
12. 你的灯亮着吗?——找到问题的真正所在,(美) 唐纳德·高斯,(美) 杰拉尔德·温伯格
13. 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和实务,(美) 彼得·圣吉
14. 黑天鹅——如何应对不可知的未来,(黎巴嫩) 塔勒布
15. 苏菲的世界,(挪威) 乔斯坦·贾德
16. 系统化思维导论,(美) 杰拉尔德·温伯格
17. 简单的逻辑学 ,(美) 丹尼斯·麦克伦尼
122 天前
回复了 jjxh 创建的主题 移民 分享一个普通码农是如何移民加拿大的
放在十年前,我喜欢热闹,也还没有孩子,也许我会和 OP 一样的感受。还记得 20 年前,我从成都来到广州工作的第一年,也是每时每刻都想着天府之国的好。

如今,过了四十不惑,岁数大了,我喜欢独处,有选择和谁交往、不和谁交往的权力(在中国我是没有这个权力的,悲哀!且不说七大姑八大姨同学同事这些,就连朋友都不得不随同)。现在,当孩子们每天从学校回来给我分享他们的一天时,当周末一家人参加社区的各种活动时,当礼拜日在教堂认识更多价值观一致的朋友时,当我在各个博物馆叹为观止时,当我在下班后为了消遣时间而被迫追回了儿时的运动梦想时,当我尝到朋友丢下火锅筷子从后院摘回一大篮油麦菜的香味时……我真想说,丢弃掉国内的一切,真的很值。

当我成熟、负责地对润的利弊有个全面的认识后,我给自己和朋友的建议是,*此心安处是吾乡*。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意目的地, 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特别在乎的是和什么人在一起。是稳睡泰坦尼克还是跳登诺亚方舟纯属每个人的人生选择,在我低层次的认知里,国内既是地狱也是天堂,但国外绝不是天堂,一样需要付出努力。我有一个朋友,2019 年去了澳洲,过得确实挺艰辛的,特别在 2021 年时因为疫情影响,他拿在澳洲的际遇和以前在国内做对比,感到很失落。我劝他再呆一会,把移民监坐完,拿到 PR 再说,特别地跟他强调,不要刻舟求剑,不能拿你以前在国内经济形势好时签合同签到手软来和澳洲对比。就这么,我出去加拿大,他从澳洲回到广州。这个月他被封在广州海珠区正在发愁。

炒股的人都知道,选择股票就是选择未来预期。有人认同东升西降的世纪大变局,重仓中国;有人则感觉明天天就要塌下来了,无奈地选择躺平。其实,我个人认为这都不是对自己人生负责任的选择。拿易中天那句话:“现状不可描述,未来不可预测”来形容当下也许更加贴切,这句话就像算命先生说“天机不可泄露”左右上下怎么解读都可以的。也只有洞悉时势、布局未来的人,会做出自己认为更好的选择,比如 OP 绝不会马上回国,一定会拿到 PR 后才回来。OP 一定是知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的道理的,和所有中国人一样都祈祷这方国泰民安。

很多 V 友发私信问我如何肉翻,因为每个人的情况差异很大,财力支撑程度不同,所以每个人的梯子重量就是不一样。只要你想出去,总是有办法的。但是要权衡利弊和考虑自己想要一种怎样的生活。还是那句话,国外不是天堂,我个人纯属是想找一个价值观更接近的环境而已。
你孩子还在小学初中的话,基本不用想了。最快 2 年内,留学的大门正在慢慢地关上,如果在今明年看到国家出手打击雅思托福出国教培行业,打击移民行业,看看外汇储备余额流速,离怦地一声关上就不远了。

正如楼上所说,本科出去镀金,硕士毕业回来,体制内进不去,体制外没有国内大学的同学圈,也难混。

假设你家孩子 K12 毕业时留学的大门还开着,你可以赌一把,建议你送所在城市的外国语学校、国际学校、私立学校的 AP 或 IB 班。不走国内独木桥,就不要谈性价比了,读私立学校,雅思 7 分以下出去的,都是钱堆出来的。

以我的经验,卷孩子不如卷自己。一个孩子读国内私立学校,送出去读本科,100 万人民币总得花吧。OP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在两年前曾经想过到底送我儿子读学区公立名校还是每年花 8 万读私公学校,这么一估摸,我干脆办了全家移民,只花了 10 万加币,就可以给两个孩子免费读 12 年加拿大的公立学校,顺便薅点资本主义羊毛,每年有 1 万多加币的牛奶金可以领,孩子上大学还是按国内生的学费标准,甚至可以免息教育贷款。我认为这是性价比最高的吧
以前我曾经烧过一段时间,各种耳机,各种耳机线,各种耳放……都玩过。
后来买了一副威士顿 Westone w60 6 单元动铁耳机,退烧。
再后来 w60 的耳机线坏了,加上 iphone 没有专用 3.5 接口了,于是用一条索尼 Sony m2bt1 蓝牙升级线推 6 单元动铁,也还行吧。
除了 w60+m2bt1 ,还有一副索尼 Sony mdr-1000x 降噪头戴式耳机,一副 Apple airpods 3 耳机。
音质方面,不能放一起对比,否则真是货比货得丢,3 副耳机在不同场景下使用。
126 天前
回复了 Gizmo 创建的主题 路由器 求推荐“出国”方便快捷的路由器
@akay2351 #15
@Neillou #13
是的,我测过 X250 的典型功耗是 18W 左右(已卸下无线网卡和电池和任何外设),关掉屏幕(暂时没找到自动关闭的解决方案,需要输入命令关闭)大概是 12W 。这点功率,和一般的硬路由区别不大,也许硬路由把无线硬件部分关闭后功率可以降到 8W 。
1  2  3  
关于   ·   帮助文档   ·   博客   ·   nftychat   ·   API   ·   FAQ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实用小工具   ·   2793 人在线   最高记录 5556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89ms · UTC 14:27 · PVG 22:27 · LAX 07:27 · JFK 10:27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