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V2EX  ›  luciankaltz  ›  全部回复第 1 页 / 共 4 页
回复总数  75
1  2  3  4  
1 天前
回复了 Moierby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你都见过哪些非常稀少的姓氏?
看到了自己的姓氏,满意离去(
1 天前
回复了 KazuhaMax 创建的主题 职场话题 报计算机相关专业求教
学校和城市的讨论上面已经很多了,就不再赘述。说一些自己的想法看法(以及最近公司招实习生遇到的情况)
1. 可以优先考虑北京(目前来看北京的互联网/ IT 公司的数量还是独一档),或者其他(上广深,半个杭)这种能带来实习机会的城市。按照目前计算机专业这个卷的程度,如果毕业的时候有亮眼的实习经历会有加分。异地实习也不是不行,但是要看和学校怎么沟通处理
2. 多自学。目前网上的专业教材和各种教程已经丰富了很多。英语好的话直接找国外名牌大学 CS 培养的课程和教材看,做习题和实验。国内的专业教学安排可能除了特定几所大学,我保持悲观的态度。在这个基础上尽可能保持绩点高
3. 尝试在开源社区贡献代码。在有一定编码能力之后,积极寻找能真实参与软件开发的机会。会写代码和能在工程里尤其是大型工程里面贡献代码是两回事,学习真实的软件工程的协作开发流程。如果能有给知名代码库贡献有效 pr 的话在简历上也会非常加分
4. 关注和参与开源社区活动。除了代码贡献之外,关注开源社区的活动能让你知道当前社区(包括开源届和技术公司)在关注什么方面的技术和项目,提升自己的眼界的同时也许也能积累一定的人脉和影响力。如果有实践上的问题直接问在业界的人(尤其是一线的开发人员)会得到相对真实的信息
5. 有机会的话可以参与 ICPC/ACM 这样的竞赛。CS 好的学校应该都有自己的队伍和组织。如果能拿到好的成绩也会是加分项
6. 本科阶段的专业个人推荐还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个专业。那些细分领域如果真的有兴趣可以在后续读研阶段再转,先夯实编程能力及计算机相关的基础(虽然还是都靠自学)

想到哪里说哪里,先这样吧。几年前我记得轮子哥说过“计算机是实践的科学”,我觉得有道理。很多设计书上说的再多,自己实现一遍才会知道痛点在哪里,为什么这么设计
2 天前
回复了 duron600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完了,没手机可选了。
xperia 5v 末代小尺寸 21:9 机皇( bushi
9 天前
回复了 kahloy 创建的主题 数据库 [有偿] Clickhouse 相关问题求助
> @kneo 那有什么替代方案吗?我们就是大量时间序列,需要读快,写尽量快。。。

@kahloy 时间序列是指时序数据吗,从数据规模上来看好像也没有非 OLAP 不可?(
12 天前
回复了 liuliren 创建的主题 宠物 换城市工作,宠物托运求助!
> 我家找的宠物托运,你可以咨询一下当地的宠物店或者宠物医院,一般他们合作的应该没啥问题,我们找的买猫的猫舍给我们推荐的,北京送深圳一只猫的价格大约是,北京机场到深圳机场 600 左右,北京上门取猫送机场 200 左右,深圳接猫送上门 200 左右,加上航空箱和保温措施,总共 1000 多一点点,多只的话,只是 600 的价格按只算。

@ianshow15 您好,请问您这个托运服务是从北京出发吗,可以方便要一下关键词吗,谢谢
我这边也是最近有跨城托运宠物的需求(从北京到杭州) 🤣
46 天前
回复了 um1ng 创建的主题 机械键盘 24 年了大家在用什么键盘
公司用 HHKB studio 换了静音月白
家里用一把二手的 HHKB classic 换了胶碗
还有一把 HHKB hybrid 也换了胶碗,原来是在公司用,目前闲置(
49 天前
回复了 wtf12138 创建的主题 iPad 请教一下 iPad 的真实使用场景
iPad mini6 ,除了电脑手机之外用的最多的电子设备
放床头,用来玩游戏(王者)和看 B 站,YouTube 啥的。握持不会太累,但是画面比手机大好多
出远门带包里也方便

以前也有 iPad pro 11 ,买来真的不知道干嘛用,前段时间给  回收了(
85 天前
回复了 iamherrylok1 创建的主题 生活 来点 Kuycon 显示屏的真实使用感受
现在办公室用的买的 5k 的外接 Mac 用,用起来感觉没啥问题;不过可能也是我没啥要求,够用就行
117 天前
回复了 Tumblr 创建的主题 职场话题 刚刚,算是个好消息
恭喜 op ,沾沾喜气!
124 天前
回复了 vzyw 创建的主题 程序员 2024 了找不到完美的键盘
the one and the only HHKB(
@lbyo
> 这个太容易误触了,我昨天还特意发邮件问了客服,这种情况下想重连蓝牙,只能通过 Fn + Control + [1/2/3/4]

studio 不是支持官方改键么,直接改了把 poweroff 去掉就行了?反正那个键位用的也不多

@Corybyte Linux 下应该可以用 win 的 profile 。只不过 Linux 下没有 keymap 工具
@lbyo
不好意思又下意识 ctrl + enter 了
> hhkb 的 Delete 键不是 Backspace 键
估计是连的时候用 Windows 的 profile 连的 macOS

Fn + Esc 会触发 poweroff ,可以试试看在 keymap 里面把 layer 1 的 poweroff 去掉应该就没事了(
150 天前
回复了 co2fe 创建的主题 计算机 寻找一款 itx 小机箱,核显,能够安装 240 水
@litguy 7945HX 的性能比起桌面顶级处理器的能力还是差点了吧?(
152 天前
回复了 co2fe 创建的主题 计算机 寻找一款 itx 小机箱,核显,能够安装 240 水
同问
有想法配置一台办公用的 Linux 机器,cpu 拉满,显卡带个普通的或者能跑得动 4k 分辨率就行。在散热撑得住的情况下希望机箱尽可能小(方便从办公室到家里的移动)
现在的问题是这一代顶级的 cpu 比如 14900k 都是发热大户,风冷基本上不考虑了,水冷的话 240 不知道能不能压住,最好是 360 甚至更长

不知道有没有为这种需求特化的机箱(
xperia (具体型号是 pro i ,但是后面的比如 1v 也不错)
以下因素按重要程度排列:
1. (港版)系统层面非常靠近原生,24H 翻墙获得几乎原生的体验;没有乱七八糟的内置和定制
2. (主观)工业设计领先其他所有手机
3. 没有明显参数上的短板,屏幕又窄又高清非常加分。虽然当时是冲着一英寸摄像头去的,但是实际效果普通
4. 性能够用

为什么不用 iPhone 系列?之前一直用,突然从哪一天开始就觉得无聊了
@coderMonkey 哦,我没有这个习惯。除了微信可以转移,其他的基本上要不然有自身的 app 云同步,要不然就是自己手动弄一下,要不然就没有(比如 iCloud 上的照片,就保留在 iCloud 上了);没有做 transfer to new phone 这一步
@coderMonkey 不太懂你说的同步是什么,是指云同步?港版加 24H 开着代理,自带的视频图片都是同步到 Google photos 的;或者说港版自带的就是 Google 全家桶,另外需要什么同步服务自己开也行,比如 dropbox / ondrive 啥的。

我猜你想说的是类似 iCloud 同步那种感觉?国内的其他国外厂商体验应该没有能和 iCloud 比的,要不然就是看看国内网盘(
港版 pro i ,从 iPhone 12 换过来,用了一年半了
不刷机,不 root ,不折腾系统(除了换了一个 launcher ),日常用用没什么问题
非常偶尔不知道为什么会触发重启,其他的似乎没遇到什么系统级的 bug (
我从 12-10 左右收到开始,日常工作使用到现在。轴换成冰静轴(个人习惯轻一点的,以前的静电容款也换了胶腕)(国内外的测评和 reddit 都找过,我只在一个 youtube 测评里面看 up 换了黑轴按了几下,其他还没见到有人换的),track point 换成小红点( thinkpad 巧克力款可以兼容)(盗个链: https://www.reddit.com/r/HHKB/comments/18qy64r/hhkb_studio_with_thinkpad/ 这种小红点的感觉。图上这个楼主应该自己换了一套黑无刻键帽(除了蛋疼的 GHB ))

日常用下来几个感受
1. 小红点配合 fn2 用来简单逛一下网页还行,操作不重的时候偶尔用来替代鼠标也是 🆗 的。但是高强度作业下还是鼠标的效率高一档
2. 打 GHB 的时候经常会误碰到 track point ,不过问题也不大
3. 我有用掌托的习惯,所以底下的 trackpad 算是用不到了。实际上侧边的 trackpad 也基本上用不上。一是感觉有一个比较大的死区,启动的时候比较明显;二是感觉灵敏度也就这样。实际上大部分的操作还是键盘快捷键来的快。不知道后续驱动会不会优化

最后还是变成了一个机械轴的 HHKB ,只不过偶尔会用小红点和下面三个鼠标键。能有多少效率的提升我不好说(以前也有流派把 apple 的 trackpad 放 HHKB 键盘下面的,我也试过,偶尔会误触;可能习惯了之后效率也不错)。身边也有其他同事朋友(原来也是 HHKB 用户)跟着入了 studio 。

用到后来的一个感觉,studio 对于静电容产品线不是替代关系或者甚至说升级关系,产品主打的 all in one 感觉也是一个过于小众的场景(至少 trackpad 还没优化到这种地步,小红点的体验也只能说勉勉强强:小红点本身就是一个细分场景),机械轴的手感和静电容也做不到相同。studio 的对静电容的优势可能更在于可玩性(换轴,换键帽(虽然 studio 这个鬼畜 GHB 切面和空格导致完全替换的会很少))。对于我来说下一步可能是找个静音段落轴(比如静音月白)玩玩,体验一下段落轴写代码的感觉(

从我入第一块 HHKB BT 到现在也接近七八年了,基本上工作开始就用 HHKB (配列),然后就一直保持了这个习惯。Hybrid 出的时候也是第一时间就购买了(说起来 BT 的蓝牙真的屎,hybrid 会好很多),这次 studio 出了也算是第一时间就打定主意要入。现在公司,家里各一把;偶尔出门用用 mbp 的键盘,但是一些重度的操作需要一边摸索一边才能按出来了。很多人会说方向键会是一道阻碍,但是我自己的体验来说右手 fn + [/;' 是非常自然的(我甚至觉得比单独方向键要自然多了);我一直在 macOS 的环境下编程,对于 F 区的要求也不多,所以 HHKB 用起来非常顺手(根本不用 vim/emasc ,就是 idea 全家桶)。甚至于我觉得非编程人员也是可以用 HHKB 的。只是高昂的价格和宣传策略(初代用户过于有名?)让它在程序员圈子中更加流行。说起来 “HHKB 最适合 vim 用户”(“不是 vim 用户别买”)这种宣传语到底是怎么出来的,反正我在官方宣传文案里从没见过(

对于我来说,HHKB 配置最无可替代的点就是去掉了常规键盘左下角的 CTRL (我对那个位置深恶痛绝,不管是手指按或手掌按都非常不舒服),改为直接放到原本 caps 键的位置( caps 这个键一般人八辈子用不到一次(特殊职业当我没说))。单就这一个点,至少到目前位置就不会考虑其他配列的键盘了。加之 HHKB 的对称设计(其实不完全是对称的)带来的美感加分,以及使用干电池的设计(目前市面上的锂电池最好几周也要一冲了,干电池买大容量的充电电池加上 HHKB 良好的省电设计基本上能用半年一年多),HHKB 配列以及原厂键盘在我的体验上是独一无二的。

如果过了几年再出功能性新品也会考虑第一时间购买。其实雪我也想买一把(日行大概 1600 左右的价格),可惜完全是换皮,买了一套雪的键帽给我的 Hybrid 换上就当是有了(
1  2  3  4  
关于   ·   帮助文档   ·   博客   ·   API   ·   FAQ   ·   实用小工具   ·   2796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31ms · UTC 14:33 · PVG 22:33 · LAX 07:33 · JFK 10:33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