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V2EX  ›  BingoXuan  ›  全部回复第 134 页 / 共 144 页
回复总数  2862
1 ...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 144  
这个想法老早就想过了,之前还写在了市场营销课的期末作业里面去……这个想法是很不错,但是有很多问题的:

1.当时我算了一下,如果商业化运营,光是初始投入都已经天文数字了。后期维护又是一笔费用。

2.营销重点在 gpu ,而 gpu 技术迭代太快,也就意味着差不多每两年需要更新硬件,成本远比 CPU 要贵得多。深度学习是很吃 gpu 的。也就意味着对于用户来说,长期上其实并不划算。而且基本上都是用老黄的核弹,价格也是核弹级别。当然,如果能写个成熟的完美支持 a 卡的 ML 库的话,说不定农企会和你 py 交易一下。

3.自己也弄 ML 业务,把自己深度学习的平台放在自己的云上面去,充分利用资源,摊分成本,对用户来说更为好。可是自己 ML 业务又是更多的成本,增加运营难度。

不过当时写这想法时候, alphago 还没战胜人类。感觉当时 ML 还不如现在火。或许现在弄也许会成功。╮(╯▽╰)╭
2017-01-13 00:50:45 +08:00
回复了 splendone 创建的主题 奇思妙想 寻找‘蝴蝶效应’的那只蝴蝶
想起一个老笑话:上帝从不掷骰子,除非高斯让他赢一次

我想高斯应该知道这只蝴蝶在哪
@murmur
其实 13 寸塞入 900P 分辨率的屏幕其实还是不错的。只是对比了朋友的 Pro 后,感觉用 Retina 屏眼睛更舒服一点。重度近视眼还是伤不起。
Air 屏幕对比我 LG 入门的显示屏来说,颜色更好看,但是发白明显。不是 Retina 是硬伤。

至于重量来说,真的能少一百克是一百克,长期背着会感觉很明显的重量差别。 Air 真的很轻薄。

Air 的续航也是很不错的,用 Firefox 上网 8 个小时以上。 pycharm 就真的太耗电了。如果是在 Safari 下用 python-notebook 的话,续航会更强。至于 Pro 我没有测试过,估计并不会差别太大。如果不嫌弃重量差异的话, pro 会比 Air 更舒服。

切换成本并不大,虚拟机也用过 mint Linux ,现在改 manjaro ,也不会感觉不习惯。
2017-01-08 13:11:13 +08:00
回复了 herozzm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广州股权交易中心是个什么机构?
类似于 pink sheet ,华尔街之狼发家致富之道。这种公司本来规模小,收益不稳定,财物和管理不透明,不是针对 lz 说的那家,只是大多数都是垃圾。学友脸:)
我记得 b 站有个 up 主说过:我掏钱买了电影票,我就有权喷它

2016 版虽然进步很大,但是加价后其他方面却反而倒退了。
2017-01-06 08:40:07 +08:00
回复了 RE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超过 75000 个单元格的 Excel 文档,用代码操作如何更有效率?
我试过 pandas 分别读取共一万行乘二十多列的 excel 数据,只要 io 没问题,其实 python 批量处理也是很快的。
歪个楼,如果保险受益人直接是继承人,被继承人只是被保险人,那么人寿保险的保险金不算遗产。继承人可以放弃继承财产和债务,只拿保险金。

有时候还是买一份保险比较好,万一有咩冬瓜豆腐(差错),留下一份保险金还是很好的。
2016-12-31 10:19:46 +08:00
回复了 xdz0611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现在还有哪家银行的网银支持 Mac 啊?
建行,我这边建行都是用 iMac 给客户进行业务的,虽然 Boot Camp 装了 win7 。
2016-12-31 10:13:11 +08:00
回复了 jingniao 创建的主题 Python 在使用 Python 的时候,是面向对象多点呢还是面向过程多点?
做数据处理的,面向过程多一点。
2016-12-30 21:57:09 +08:00
回复了 xieyingli 创建的主题 配件 这两天关注了下 type-c 的转换器,有个结论不知道对不对
@xieyingli
NMB 是用 USB3.1 协议,不支持雷电的。
2016-12-30 12:52:42 +08:00
回复了 xieyingli 创建的主题 配件 这两天关注了下 type-c 的转换器,有个结论不知道对不对
@xieyingli
Thunderbolt 设计者是 intel ,只是刚面世时候 Apple 有一年专利独享权。

DP 是 08 年面世的, Thunderbolt 一代是 11 年。初期和 Apple 合作,使用了 Apple 自家的 Mini DisplayPort 接口。后来为了增加普及度,还有 Apple 在 USB-c 上的贡献, intel 才改成 USB-c 的。 Apple 在 Thunderbolt 设计上也是影响很大,说白了,一开始也就只有 Apple 一个人在玩这个。

NMB 采用的是 USB-c 接口,协议只是 USB3.1 而已。和 Thunderbolt 完全不同。
@babytomas
砂糖桔,广州一直那样叫,老家就在四会隔壁也是这样叫。桔就是小而皮易剥,参考年桔就知道了

@johncang
当年亲戚就是种这个的,不易保存,运输不便。一毛钱一斤都没人要。收益很难保证。
2016-12-29 13:09:05 +08:00
回复了 xieyingli 创建的主题 配件 这两天关注了下 type-c 的转换器,有个结论不知道对不对
雷电是 intel 的,做成什么口也是 intel 撅腚。

Thunderbolt2 时代还没有接口统一的趋势, intel 和 USB 各玩各的。 3 的时代为了 Thunderbolt 实用性和 USB 改善插入方便性,大家都用 USB-c 了。雷电 3 还加入对 USB 协议的支持。当然,视频信号协议还是 DP1.2 ,毕竟性能而言还是 DP 强,但是线路增加一倍。雷电本身就是为了高性能数据传送而生, Thunderbolt1 和 2 兼容相当好,但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变化 intel 为 Thunderbolt3 增加许多特性而已,赚钱要紧,毕竟开发花费不少。

另外 DP 口本来用的不多,高清接口都基本被 HDMI 统治了。 USB2.0 用得太久,设备最多。所以什么转接口赚钱都是看市场需求。
@raquelken
粤语拼音会的人也不多,我也觉得 lz 写法好奇怪
@forestyuan
很流利的意思,估计 lz 是广州人
1 ...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 144  
关于   ·   帮助文档   ·   博客   ·   API   ·   FAQ   ·   实用小工具   ·   2296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54ms · UTC 00:08 · PVG 08:08 · LAX 17:08 · JFK 20:08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