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reorx
V2EX  ›  程序员

为什么 9 年前就可以做出 Google Glass,现在却没有出现新一代的产品呢?

  •  
  •   reorx ·
    reorx · 2022-04-15 21:24:55 +08:00 · 3316 次点击
    这是一个创建于 957 天前的主题,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有所发展或是发生改变。

    今天在一个不大熟悉的区域扫街找吃的,每路过一个店就用点评搜索查看评价,忽然就想要是有个 Google Glass ,自动将我看到的店名 OCR 识别后检索菜品、价格、评价等信息,显示在眼前,该有多方便啊。Glass 已发售 9 年,为何在手持设备已经如此发达和内卷的今天没有产生新一代的眼镜 AR 设备呢?

    16 条回复    2022-04-16 10:16:37 +08:00
    sudoy
        1
    sudoy  
       2022-04-15 21:28:23 +08:00
    据说是因为在美国这玩意会被认定为侵犯隐私,因为你带着这个眼镜就像一个摄像头一样监控别人。不过我挺想买一个的,确实方便
    WebKit
        2
    WebKit  
       2022-04-15 21:33:20 +08:00 via Android
    一方面因为隐私的原因。另一方面,这个真的没有想象的好用。
    HankAviator
        3
    HankAviator  
       2022-04-15 21:40:25 +08:00
    有个国内厂商演示时照片拍着演示者斜眼的样子非常鬼畜哈哈哈
    skiy
        4
    skiy  
       2022-04-15 21:42:37 +08:00
    因为隐私问题,还有一个就是“人脸识别”,美国也有很大的反对声音,相关技术也停止研发了。所以有一些美国企业一直在游说,说再不放松,“这领域要被中国超越了”。
    akilawu
        5
    akilawu  
       2022-04-15 21:47:17 +08:00
    这玩意儿目前市场还是很小吧?毕竟就那么小一点儿的电子元件空间,能做的事其实也不多......
    ttgo
        6
    ttgo  
       2022-04-15 21:47:47 +08:00
    没有 killer app 。
    reorx
        7
    reorx  
    OP
       2022-04-15 21:57:24 +08:00
    @skiy 监管确实是个很重要的因素,不过听大家这么一说我感觉中国也不大可能允许厂商开发这种设备给大众使用,只不过原因不是隐私而是公权力
    rpman
        8
    rpman  
       2022-04-15 23:09:16 +08:00 via iPhone
    @skiy 国内确实有几家做这个 to B 的
    iloveoovx
        9
    iloveoovx  
       2022-04-16 06:15:39 +08:00   ❤️ 24
    很简单,技术做不到而已。
    9 年前的 google glass ,你用用就知道了,宣传片里给你的带来的联想和真实使用体验是完全不一致的,google glass 最多就是 heads up display ,也就是显示些信息。而你想想你要的功能 - 时刻开启在拍摄的摄像头,不断分析画面内容的 AI ,这需要多少性能?你要知道你手机上的都是需要的时候再刻意识别的而不是时刻开启的。性能开销这么大电池怎么办?散热怎么办?


    显示,我们理解的真正意义上增强现实的显示是透明的,然后用投影技术把光直接投射到眼球里,造成虚拟物品叠加到现实中的感觉。但投影怎么微型化?尤其到眼镜大小。所以现在的 AR 眼镜普遍只有 30°可视视角。感觉差不多拿一个手机在自己眼前 20 厘米,占据你眼帘的大小就是目前 AR 眼镜能投射到你视线范围内的大小。之外是没有画面的。VR 目前都 100°左右,是因为就是拿屏幕和放大镜在你眼前。

    再来就是 SLAM 。Google glass 是没有 SLAM 的,不过真正的 AR/VR 设备必须有 SLAM ,也就是即时绘制周围空间地图,以及自己在这个空间中的位置。从扫地机器人到自动驾驶都离不开这个。但和那些使用场景最大的不同在于,混合现实设备需要欺骗到人眼,让人觉得这里真的有一个东西,无论你头怎么动,设备都能识别到自己在空间中的位置,同时即时渲染出对应视角的每一帧。显然,如果卡顿、延迟,或者位置识别精度偏差,都会打破有虚拟物体在现实中的幻觉。目前测量是 motion to photon 延迟要在 20ms 以内,也就是说,从你头转动或身体移动开始计算,中间经过 IMU 惯性角度测量 和计算机视觉空间测量结合出来,经过 SLAM 算法得出自己的位置,把这个位置输入到 3D 图像引擎 - CPU - GPU 里渲染出这一帧画面,给你目前屏幕显示,整个过程不超过 20ms 。在 VR 内,这是“呕吐点”,也就是如果超过 20ms ,过一段时间使用者可能会晕眩(就像现实世界整个延迟了 20ms ,跟喝多了似的)。呕吐点另一个方面是准确性,你速度够快但误差很大那屁用没有。误差上限我记得方向偏差在 0.25°以内,距离偏差在 0.1 毫米以内。SLAM 目前初步解决,但在 2015 年都还像空中楼阁。

    你想想,单就通过摄像头拍摄的画面来快速且可靠识别自己在空间中的位置这一点就是多复杂的数学问题,VR 环境相对可控都是在室内,AR 的话你要出门啥环境和亮度条件都有。而且记住环境还是动态的哦,有人有车有宠物的。当然,不走这种高难度计算机视觉的技术路线也不是不行,你可以偷个懒塞个贵点的元器件 - LIDAR 。苹果布局上这一点还是挺牛逼的,直接把一个你用不到的东西让你花钱塞你手机和 iPad 里,让开发者可以现在就用 ARKIT 去给苹果生态开发未来的 AR 应用 ,但一般人跟着一起买了单。但是,LIDAR 也不是万金油,不然 Elon Musk 也不会发推说 LIDAR 是没有出路的,特斯拉自动驾驶全面用摄像头,然后车里再塞几块烤炉级别的 GPU 去做 SLAM 演算。毕竟你要做 AR ,帮助人识别现实环境以及和现实环境交互,那你当然要投入计算机视觉了。只有让 AR 设备能识别和理解周围的现实环境,才可能帮助人去进行交互。

    目前 SLAM 只能到 VR 可控室内环境级别,做得最好的是移动端 Meta Quest2 (前 Oculus Quest2 ),同时识别自己包括两个手柄的位置,还能进行手部跟踪 /裸手识别!只用了骁龙 835 的 ISP 来进行 SLAM 演算。

    如果你稍微想一下 SLAM 的复杂程度,就知道这是一个多浩大的工程。你要 20ms 延迟以内,摄像头是 60fps 的,4 个摄像头每秒 240 张周围环境的影像,用这个分析出自己当前的位置,精度也要相当准确,而且要能覆盖大部分室内不同环境、光照场景。镜子、玻璃什么乱七八糟的都可能给你捣乱。不过 Meta 毕竟 7 年前就开始猛挖各种 SLAM 专家了,有排名的计算机视觉人他们都请了个遍。但我听说 Quest 这个项目立项之初团队内一半的声音都觉得这种 SLAM 不可能在目前移动端性能功耗要求下实现,交给 CPU 机器早炸了。不过还好他们也有最顶尖的 AI 团队吧,反正一顿机器学习猛整差不多弄了下来,但项目快要交付阶段时 Beatsaber 团队(好像已经被 Meta 收购了)不愿意适配,因为 SLAM 跟踪不达标。设备还有两个手柄,毕竟猛汉们的超高手速如果检测不到,游戏的竞技性就少了一大截了。还好 Oculus 还有 Elon Musk 的偶像 John Carmack 这个 3D 游戏祖师爷,一顿调教 SLAM 之后 beatsaber 才适配上。

    混合现实领域目前是认定了的下一代消费级计算交互平台,取代手机,各家都在狠狠砸钱,Meta 当然是最猛的,从 2014 年 30 亿美金收购 oculus 开始,单去年一年财报里显示在“现实部门”里就花了 100 亿美金。其次是微软,2015 年发布的算是真正意义上第一代的 AR 眼镜 HoloLens 。后来发布了第二代,不过都是 to b 的,售价高昂。Meta/oculus 是发布了消费级 VR 眼镜,犯了改犯的所有错误,走了该走的所有弯路,终于得到了第一个爆款 Meta Quest2 。苹果和谷歌是在抄作业的,苹果默默布局,从 Meta 挖人,google 则把团队解散了组建,组建了解散来回折腾,然后四处收购。它俩毕竟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赢家,所以没上面两家那么着急,有平台优势。苹果还有个最大的芯片优势,毕竟性能上你有多少我 AR VR 就能消耗多少,不像手机早过剩了。这也是为啥其它家都开始搞自己芯片了的最大原因。

    苹果的 AR 眼镜谣传明年发布,其实也只是 VR 眼镜。发布产品的那一天,哪怕是之前谣传的 3000 美金,估计也能打入主流。他们只要做一件事 - 在头显里内置一个 macos 和 ios 就完事了。也就是说带上头显你就能看到一个虚拟的 mac 和 iPhone 。m 系列芯片现在这么看好,苹果肯定在为这个做打算了。不过,这个设备并不是 AR ,虽然苹果一直表示对 AR 更感兴趣。那他们为啥要发布一款 VR 设备呢?尤其现在 VR 设备基本是游戏机。因为做不到 AR 啊。每个方向都有限制。大家能激烈的最直接的其实是续航。用 Quest 来说,3600 毫安的电池,骁龙 835 三个小时就能给你耗完。不知道一台类似规格的手机开着摄像头录视频能坚持多久续航。但一个需要当作眼镜给你带出去走路时刻开启的设备,一天按 12 小时算你需要多大续航?所以苹果不如走 mac 路线,就让你在家接电用,给你虚拟个屏幕运行 macOS 就完了。它当然也能实现 AR 功能 - 但是显示技术是 VR 的方式,直接把头显上摄像头拍到的画面在屏幕里显示就行 - 当然也不是这么简单,因为摄像头所在的位置和你自己眼睛所在的位置是不同的,所以直接的画面会特别别扭,立体感也会出问题,解决方式依然是扔算力 - 把拍到的每一帧组成的环境点阵图进行环境 3D 重建,然后再用目前你眼睛真实的位置重新渲染正确视角的那一帧。显然延迟也要越低越好,不然你走路都会不自信。而目前 Quest 也做到了移动端的实现。目前透明屏幕+投影的方案没有什么出路,估计接下来的时代就是这种 VR 为主 AR 为辅的设备。

    其实我挺奇怪 V2 这种技术论坛 /程序员为主的地方没什么人关注 VR/AR 。毕竟这是下一个互联网形态的开端,你看元宇宙这种用来描述 VR 技术的词都下沉到这种梗的程度了,VR 主题的电影 /剧集,比如玩家一号 /UPLOAD 也开始多起来,但貌似越是大厂员工越对新科技不感兴趣了。要知道这基本上是科幻的现实化,你能走进另一个现实是多么梦幻般的愿景。要记得计算机平台的革命核心在于人机交互啊同志们,第一次革命是从 DOS 到施乐的图形窗口交互界面,带来个人 PC 浪潮;第二次革命是 iPhone 的自然触摸交互界面,让没文化的人也能用上智能计算设备。下一次革命是显然的了,就是 spatial computing ,空间计算交互。所有东西都是基于三维立体来设计的了,字面意义上的升维了这是。

    而且这东西后期发展空间多大,根本看不到头,手机你想破天其实也没啥能优化的地方了,折叠和屏下也就那样;每年无非是摄像头再好一点,性能早够用了。现在的 VR ,你知道已经用上 4k 屏了 但你恨不得让他们赶紧上 8k ,16 ,32k 。可视角度现在 100°恨不得加大到 200°。120fps 了你想 240 。这么高分辨率 /帧率要求,性能要求得到什么地步,电池、续航又都是问题。

    还有无数得额外新功能,眼球跟踪,全身识别,表情识别,意念控制,力反馈……简直是宝藏。

    所以楼主!就只是技术还没到而已。但已经快来了
    RickyC
        10
    RickyC  
       2022-04-16 08:41:15 +08:00
    不是每个来 v 站的人都懂技术。连李彦宏都不懂技术,要不然他不会想做自动驾驶的产品。
    套用关于乔布斯的一句话,如果一个产品被技术主导,那么它终将失败。
    Biwood
        11
    Biwood  
       2022-04-16 08:41:25 +08:00 via iPhone
    佩服楼上写这么多,赞同,谷歌那个眼镜更像是个 demo 产品,楼主期望的使用场景其实是 AR 那套东西,然而现阶段 AR 确实有技术瓶颈
    play78
        12
    play78  
       2022-04-16 08:45:40 +08:00   ❤️ 4
    经典国外做不到就是隐私问题,国内做不到就是能力不行 [doge]
    opengps
        13
    opengps  
       2022-04-16 08:59:25 +08:00
    今早上刚听了一段有人分享的使用经历:有个角一直在闪烁菜单入口,这干扰效果远远大于辅助效果
    dearmymy
        14
    dearmymy  
       2022-04-16 09:34:25 +08:00   ❤️ 1
    感觉苹果思路挺对,手机作为运算主力,眼镜作为显示,如果把算力全放到眼镜估计体验很差
    pigspy
        15
    pigspy  
       2022-04-16 09:49:58 +08:00
    一个眼镜能搭载多少硬件配置?这个东西只能作为瘦终端,起到采集和显示的作用
    Foxkeh
        16
    Foxkeh  
       2022-04-16 10:16:37 +08:00
    使用 GG 会让眼睛变得斜视...
    关于   ·   帮助文档   ·   博客   ·   API   ·   FAQ   ·   实用小工具   ·   3523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26ms · UTC 04:41 · PVG 12:41 · LAX 20:41 · JFK 23:41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