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发小,曾经想做播音员,学了好多年,别说中传了,浙传也考不上,出国上了几年。回国后去了某 it 大厂做行政。如果在播音员里,她可能也就是县城电视台的水平,但放在 it 厂里,就是女神中的女神。他们厂很多大活动、展会都她主持。
还一个同学,从小喜欢编程,小学参加 CCF 曾是我们市的大神,但后来由于升学就不搞这个了。他说他的代码水平基本停留在了小学毕业。现在他在做传统制造业,厂里有工业机器人,当年买了后才发现,升级代码比机器人本身都不便宜。于是他自己写,比从外面几十几百万找公司写的也不差,于是成了他们公司的代码小王子,一路向上,到了 VP 。
感觉有点田忌赛马的意思。
1
fengchang 2021-07-13 08:09:15 +08:00
“比从外面几十几百万找公司写的也不差”
他去互联网大厂当个高 P 可能比厂里的 VP 挣得多 |
2
LowBi 2021-07-13 08:11:48 +08:00 via Android 1
看下来觉得有一个发挥能力的公司(地方)很重要额
|
3
runinhard 2021-07-13 08:16:36 +08:00
附属 --->意外 and 擅长 --- >收获
|
4
rails 2021-07-13 08:19:49 +08:00
这就是降维打击吧
|
5
sonxzjw 2021-07-13 08:19:50 +08:00 1
我比较倾向于,宁为鸡首,莫为牛后。简单粗暴看,这结果很好
|
6
K1W1 2021-07-13 08:20:57 +08:00 26
"呆伯特漫画的作者亚当斯( Scott Adams ),有一次谈到自己的成功秘诀。
他的经历其实很普通。小时候喜欢画画,画得还可以,但远远不算优秀。长大以后,在一家公司当经理,管理企业,也是业绩平平。无论是选择当画家,或者继续当公司经理,也许都能够干下去,但应该都不会很成功。于是,他灵机一动,把自己的这两个特点结合起来,选择了另一条路:专门画讽刺企业管理的漫画,结果走红了,成了世界闻名的漫画家。 他说,任何领域最优秀的前 5%的人,都能拿到很好的报酬,比如,最优秀的那 5%的程序员、面包师、钢琴家、美发师都是高收入的。但是,想要挤进这 5%,是很不容易的,需要拼掉其他 95%的人。但是,如果标准放宽一点,挤进前 25%,普通人经过努力,还是很有希望达到的。 成功的秘诀就是,你必须有两个能达到前 25%水平的领域,这两个领域的交集就是你的职业方向。 简单计算就可以知道,两个领域都是前 25%,那么交集就是 25% 乘以 25%,等于 6.25%,即很有可能挤进前 5%。更进一步,如果在两个领域里面,你都属于前 10%的优秀人才,那么在交集里面,就可以达到顶尖的 1%。总之,选择交集作为职业方向,你的竞争力会提升一个量级,收入也会随之大涨。 举例来说,袁腾飞是一个中学历史老师,但是表达能力非常好,特别能说,简直能当脱口秀演员。如果他一直当中学历史老师,或者选择说脱口秀(就像黄西那样),可能都不会很成功,竞争者太多了。但是他把两者结合起来,专门在网上视频说历史,讲得就很有意思,非常受欢迎,另一方面这个领域的竞争者也很少。" [每周分享第 42 期 - 阮一峰的网络日志]( https://www.ruanyifeng.com/blog/2019/02/weekly-issue-42.html) |
7
kokutou 2021-07-13 08:28:49 +08:00
|
8
MakeItGreat 2021-07-13 08:45:15 +08:00 via Android 1
第一个不了解,
第二个就是传说中:赚钱没你,背锅你上 不信可以试试,大部分人的结果是背锅侠而不是成为核心人才 |
9
eric1202 2021-07-13 09:08:45 +08:00 1
可能还是有点幸存者偏差
|
10
dcsite 2021-07-13 09:58:56 +08:00 1
幸存者偏差
|
11
YidaZh 2021-07-13 10:26:29 +08:00 1
包装一下:跨学科、复合型人才
|
12
chanchan 2021-07-13 10:29:36 +08:00
第一段写得不行,有打拳发挥的空间
|
13
netwjx 2021-07-13 12:25:19 +08:00 2
@K1W1 呆伯特漫画案例不错
进一步可以衍生出: 字面意义上的"专业"是不切实际的臆想, 也是不存在的 无论是技术成就, 组织, 文化, 生命演化 都需要将各种不同的东西组装在一起, 反复尝试不同的组装方法, 探索一条优于以前的策略 1995 年 遗失的访谈: 乔布斯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Xb411A7Tn?from=search&seid=15546661331974134431 做产品就是把 5000 多个问题同时装进脑袋, 仔细梳理, 尝试各种不同的组合 |
14
johnsona 2021-07-13 12:29:14 +08:00 via iPhone
这叫跨界
|
15
sheng9632 2021-07-13 13:47:16 +08:00
跳出舒适圈,举个例子 懂业务的程序员 比纯技术的程序员更吃香
|
16
ParfoisMeng 2021-07-13 16:28:54 +08:00 1
为啥没人关注“曾经想做播音员”和“从小喜欢编程”这两点?
|
18
k8ser 2021-07-13 18:12:30 +08:00
忘记在哪看过的话了,"所谓精英至少是两个领域的精通者"
|
19
MapHacker 2021-07-13 19:01:51 +08:00
要遇到合适的平台啊,不然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有那个意外收获
|
20
xlvecle 2021-07-13 19:28:57 +08:00
小学生 CCF ???这两年才有的吧
|
22
chenxiaolani 2021-07-14 16:55:40 +08:00
我比较喜欢健身,所以程序加健身这两者怎么结合?
|
23
whywaoxaks 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