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tutustream      2020-11-11 10:08:30 +08:00  1 ...啥数据都没呢,你让我评价啥 | 
|      2ihwbunny      2020-11-11 10:11:02 +08:00 心太急 | 
|  |      3minamike      2020-11-11 10:13:08 +08:00 建议去逼乎提问 还能蹭个热度 | 
|  |      4nexo OP @tutustream 没办法厨子一张口就是几倍几倍的 | 
|  |      5edinina      2020-11-11 10:33:15 +08:00 x 倍 x 倍的确实说的人有点虚,如果能耗确实有数据显示这么低的话,感觉确实可以一战。 | 
|  |      6chendy      2020-11-11 10:40:55 +08:00 还没几个人用过,无法客观评价… | 
|  |      7hello2060      2020-11-11 10:44:00 +08:00 via iPhone  2 别客气,用过的都来说说 | 
|  |      8gainsurier      2020-11-11 10:46:09 +08:00 | 
|  |      9hjc4869      2020-11-11 10:48:42 +08:00 via Android 世界上第二快的处理器(指单核) | 
|  |      10murmur      2020-11-11 10:50:08 +08:00 没法客观评价,mac 的评测标准都跟 windows 不一样,windows 跑 cb15 cb20 都是跑 20 轮,mac 的测一下就开始吹 windows 的硬盘写入测试要测连续 200g 的速度,mac 的点一下跑分就开始吹 windows 的散热以 fpu+显卡双烤做标准,而且至少烤半个小时,mac 的呢,好像没这么高负载的 fpu 测试软件 除非 mac 电脑沿用和 windows 一样的测试软件和测试标准,否则没法客观评价 | 
|  |      11steveshi      2020-11-11 10:52:27 +08:00 实机都没有哪来的客观? | 
|  |      12Cyshall      2020-11-11 11:04:27 +08:00 via iPhone 有内味儿了,楼主老知乎了。 | 
|      13yaoye555      2020-11-11 11:08:04 +08:00 用过的都别藏着掖着了,快来说说 | 
|  |      14studyro      2020-11-11 11:28:46 +08:00 https://www.anandtech.com/show/16226/apple-silicon-m1-a14-deep-dive/4 可以看下 A14 和高端 x86 CPU 的对比,脑补下 M1 的表现。当然实际表现还是要等评测了。 | 
|  |      15Jobin0528      2020-11-11 11:30:57 +08:00 知乎搜索 “如何客观的评价 A12Z 这款芯片?” 可做参考。 | 
|      16holulu      2020-11-11 11:33:07 +08:00 和 Intel 的低压 U 比? | 
|  |      18Mac      2020-11-11 11:41:56 +08:00  1 评价就是这些 KPI 还没着落的科技媒体编辑不要 TM 总到网上来白嫖答案,自己找内容输出不是你们的本职工作么? | 
|  |      19murmur      2020-11-11 11:45:12 +08:00 @Leonard 我更关心连续极限性能释放,spec 的跑分有点太松了,一般都是做参考,项太多也看不出到底吃啥性能,是单核还是多核,反倒是一些人看不上的 cb15cb20 连续跑个 20 轮更能看出东西来 | 
|      20ztaosony      2020-11-11 12:05:56 +08:00  1 现在还看不出来啥 | 
|      23nguoidiqua      2020-11-11 13:59:30 +08:00 如何客观评价? 等上市之后,根据实际使用数据进行评价,如此客观评价。 | 
|  |      24longbye0      2020-11-11 15:33:45 +08:00 随意猜测 A12Z 和 X,8 核 CPU,7 核 GPU 对上了 | 
|  |      25samuel      2020-11-11 17:21:21 +08:00 拿编译前端项目的速度来评价 M1 算是客观,但是片面了。M1 是一个 SoC !在 M1 里,CPU 只是算力的一小部分,里面还有 GPU,有 16 核神经网络引擎。再说,M1 让笔记本电脑变得更轻薄,续航达到 20 小时,而且还能满足大部分的移动办公和娱乐需求,不用等啥客观评价了,买就一个字。 | 
|  |      26ccming      2020-11-11 17:33:01 +08:00 via iPhone 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 
|  |      31chencc48111      2020-11-11 19:17:57 +08:00 再一次改变世界 | 
|      32natscat      2020-11-11 19:23:49 +08:00 其实 Macbook Pro 13 寸用户根本不用担心 m1 性能 因为本来 intel 版本性能也没多强  现在主要的问题还是软件适配的问题 | 
|  |      33secondwtq      2020-11-11 19:34:02 +08:00 @murmur #20 CB 只能反映一方面的性能,SPEC 就是通过各种不同的应用来全面地体现性能。 SPEC CPU 可以大致分为四套 benchmark,一个维度是 INT 和 FP,另一个维度是 speed (6xx) 和 rate (5xx)。rate 可以大致理解为全核性能,speed 可以大致理解为单核性能(但是部分是允许用 OpenMP 的)。两套跑的东西大致相同,有一点点区别。 在现代主流 x86 处理器上跑,每个 benchmark 的时间在几分钟到二十来分钟不等。标准的 SPEC 跑分要求跑多次(标准的 SPEC 跑分还要求披露大量的硬件信息、系统版本、编译器选项的信息,即保证结果可重现)。 由于每项都是不同的应用,所以在不同的条件下跑的时候,不同项之间结果的关系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有大量的纸研究 SPEC 各项跑分的性能特征。 | 
|  |      34secondwtq      2020-11-11 19:37:41 +08:00 SPEC 最大的问题其实是他 TM 是收费的 ...( benchmark 本身倒是开源软件+自己攒的数据拼起来的) CB 其实也类似,免费,但是是闭源的 所以对于普通人来说,CB 可以粗略看,但是对于理解帮助不大 SPEC 由于维度比较多所以稍微好一点 这个角度来讲不如 Blender Benchmark,Phoronix Test Suite 之类免费开源的 | 
|      35Rasphino      2020-11-11 19:54:43 +08:00 @gainsurier 求数据来源 | 
|      36gateoflunar      2020-11-11 20:54:40 +08:00 @murmur 哈哈哈哈哈哈太同意了 | 
|      37szq98      2020-11-11 21:23:50 +08:00 苹果 keynote 上给了 dieshot,据说就是 a14x,微架构和 a14 一样,cpu 大核数和 gpu 规模翻倍,频率可能有小提升,内存照惯例的话寻址位宽 128bit 比 a14 宽 1 倍,其实也没什么新鲜的了 | 
|      38Jhonohn      2020-11-11 21:25:49 +08:00 还没到手评价什么? | 
|      39THP301      2020-11-11 21:57:00 +08:00 不能太早下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