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在用 cursor 开发一个前后端项目,添加新功能时,可以先讨论后开发,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
不讨论的情况:
讨论的情况:
![]() |
1
wxw752 6 天前
我也经常先讨论方案再让他写
|
![]() |
2
junkk 6 天前
学到了,后面我用 cc 这么来试试
|
![]() |
3
ixixi 6 天前
试试麦克风 输入 ; 先唠一会嗑
|
4
kaf 6 天前 ![]() 然后没用几次额度就用完了,其实应该先去网页找模型讨论需求,然后自己搭一个大概的结构出来,再喂给 cursor 阅读代码实现。本质上要像一个合格的领导一样安排 AI 去开发。
|
![]() |
5
kasusa 6 天前
我感觉近期他已经很智能了。 直接生成的就很不错了。
|
![]() |
6
kongkongye OP @ixixi 主要是语音输入很多识别错误,英文变量名啥的也识别不好,经常语音输入完,再手动改一遍,就很繁琐
|
![]() |
8
weixind 6 天前
有一个小优化的建议,“对齐了需求” 以后可以让 AI 先落地成文档。
|
![]() |
9
kongkongye OP @kasusa 主要看需求的明确性,如果你说“xx 页面加个删除按钮”,那需求上基本不会理解错误;如果你说“新增一个 xx 功能”,那 AI 新增的表里有 n 个字段,你很难保证每个字段都刚好是你想要的,没有多也没有少。
|
10
xz410236056 6 天前 ![]() |
![]() |
11
kongkongye OP @kaf 很多东西其实你不需要跟 AI 说,你问问它的思路,会发现它想的基本对的。
比如你不需要告诉 AI 后端怎么对接,AI 能自己去找相关代码。 技术对 AI 没啥难度,基本都能写对,需要你来决策的,目前我发现的就是让 AI 新增一个表的时候,它经常多出几个我不需要的字段。 |
![]() |
12
coconne 6 天前
建议用方案用 gemini ,我觉得 gemini 写设计方案比 cursor 强一些。
|
13
nakun233 6 天前
一句话聊天让 AI 自己写了低版本 spine 导序列帧(因为低版本不支持批量导出),第一次图集文件裁剪错误,直接把裁剪结果的图片怼他脸上,第二次就完美工作了。感觉这次超顺利是抽卡奇迹
|
14
linshuizhaoying 6 天前
我都是直接给已有的文件 让他参考 然后他自己会总结新增
|
![]() |
15
KING754 6 天前
现在感觉需求稍为写清楚点。
然后需要用的类拉到 context 中,然后告诉增加什么方法,增加什么逻辑, 基本不太有问题了。 然后每次改完,觉得 ok 了,就 commit ,这样每次 review 代码范围小点。 基本可控。 |
16
turtle233 6 天前
感觉讨论的越多 细节越多 ai 越容易跑偏 是我的使用姿势不对吗
|
![]() |
17
kongkongye OP @turtle233 不会的,AI 本来也是那么想的,你只是让它把想法说出来
|
![]() |
18
Parva 6 天前
平时做需求改代码,也建议这么做,先讨论让它了解点上下文,再让它实际动手,成功率会高很多
|
19
eroneko 6 天前
说白了还是要对齐需求目标,只是简单丢三两句话过去,很容易跑偏
|
![]() |
20
day0 6 天前
确实哦,有时候我自己都不太理清需求
|
21
xing7673 6 天前
我就是这样做的,计划-方案-实现三步走,我还不是两步走,因为新需求的频率不高,大部分都是细化,所以起步阶段的严谨更重要。
不过话说回来,要不是 windsurf 创始人垃圾印度人跑路,我还是更喜欢 windsurf 一些 |
24
horizon 6 天前
费 token 啊
|
25
aLazarus 6 天前
我是 cursor 写提示词文档,claude code 阅读文档进行开发。目前开发还没遇到返工的情况,比单独用 cursor 和 cc 的效率高得多
|